西非经货联盟反对美欧产棉大国对棉农实行补贴
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农业部长会议24日至25日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与会各国部长经过磋商决定采取共同的立场,反对美国和欧盟棉花生产大国对本国棉农实行补贴,并要求对因此而给西非国家棉农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 与会部长在讨论西非国家棉花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时表示,如果有必要,他们将就此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控告。同时,部长们同意首先同棉花生产大国进行双边谈判,以便使它们遵守对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取消和减少农业补贴所作的承诺。 科特迪瓦农业和动物资源部长塞巴斯蒂安在会上发言时说,2001至2002年度,美国向本国棉农提供相当于每公斤360非洲法郎(1美元约合700非洲法郎)的补贴,希腊和西班牙每公斤的补贴分别相当于910和1179非洲法郎。这些补贴影响到国际市场上棉花价格的变化,直接威胁到西非经货联盟各国和其他非洲国家的棉花行业。而非洲国家生产的棉花和棉制品,95%是以很有竞争力的价格出口的。他说,这两年来国际市场上棉花价格的变化有可能使非洲近20年来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 西非经货联盟负责农村和环境发展的专员丹苏指出,棉花行业在联盟各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农村主要的收入来源和解决农村和城市劳动力的出路。 与会部长援引一些经济界人士的分析说,如果现在国际棉花价格维持下去,非洲的棉花就有可能因为价格补贴形成的竞争被排除在国际市场之外。 西非经货联盟农业部长会议结束之后,中西非地区农业部长会议25日紧接着在阿比让召开。该会议将准备起草制定关于中西非棉花行业发展方向和政策的备忘录,协商地区一体化问题,并为将来在贝宁首都科托努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农业问题的新一轮谈判作准备。 西非经货联盟成立于1994年1月10日,成员国有贝宁、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和几内亚比绍,其宗旨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