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国际棉花市场形势分析
一、市场回顾 1、棉花价格低谷回升 与前期相比,5月份国际市场波动明显。4月中旬开始,市场开始新一轮下跌,到5月上旬逼近本年度最低价位后迅速反弹。CotlookA指数5月8日38.55美分/磅,为当月最低价,也是本年度第二个低点,到29日涨至41.10美分/磅,回升2.55美分/磅;当月平均39.72美分/谤,仍较上月低1.71美分/磅。纽约期货近期合约5月7日创本年度第二低点价位31.47美分/磅后,到月底已涨至38.15美分/磅(5月30日),上涨6.68美分/磅,涨幅21.2%;当月平均36.18美分/磅,但较上月低1.28美分/磅。 2、“天气市场”发挥影响 5月正值北半球棉花播种、生长期,天气状况备受业内关注。今年各主产国天气状况普遍不如去年,阴雨等灾害使得各国棉花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新疆、长江流域,中亚,以及美国等主产区纷纷遭到恶劣天气袭击。受其影响,业内对下年度棉花产量的预计趋向悲观。一方面由于棉价下跌,本年度棉花播种面积减少,另一方面恶劣天气使得已播种的耕地遭到破坏,部分棉田需要重播。在这一因素刺激下,纽约期货市场回升明显,同时也拉动了国际现货市场报价。 3、现货贸易总体平淡,局部偏热 受国际市场大环境不景气影响,棉花需求仍不旺盛,现货贸易总体平淡,局部市场成交活跃。其中5月上旬中国对美棉的进口活跃,合约成交量在2万包以上,中下旬成交缩小至几千包。美棉出口依旧强劲,上旬成交量18万包以上;中旬以后略有减少,但出运量依然维持在17万包以上。墨西哥对美棉进口保持活跃,周进口量总体在2万包左右,个别周超过5万包。土耳其由于国内棉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棉花进口保持旺盛,但随着国际棉价的抬升,国内棉价显得相对疲软,并出现下跌。东南亚市场台湾、印尼进口相对活跃,但成交量不大;巴基斯坦为了满足国内生产高支纱需求增加对高等级棉进口。 二、推动价格上涨因素分析 1、利空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减小 前期造成市场下跌的主要因素是受美国农业法案的影响,现在这一影响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全球棉花供过于求的形势本月也得到改善,特别是对国际市场价格走势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美国供求形势出现好转。据美国农业部5月中旬报告,本年度美国国内工厂的用棉量预计将增至760万包;在美国新农业法案出口补贴地促动下,出口量有望达到1100万包;由于产量预测与上月持平,国内期末库存770万包,调减60万包;库存消费比从46.1%降至41.4%,创1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促使价格出现回升。 2、天气因素促使市场短期上涨 进入棉花生产期,市场对天气因素的敏感度提高。前期北半球的恶劣天气是国际市场低谷回升的主要因素。而新花的实际播种情况、补种效果、以及此后的长势将会继续影响市场。 3.实际供求的不平衡推动价格上涨 目前国际市场高等级棉的供应减少。美国棉农对棉花价格依然不满意,持棉惜售,导致SJV、C/A高等级棉供应量很少,价格坚挺,且不随期货市场价格下跌而变化。澳大利亚由于货币汇率较美元坚挺,以美元计的出口报价无法调低。西非和独联体品质较好地高等级棉也所剩无几。尽管本年度棉花产量严重供过于求,但市场实际供求的不平衡导致高等级棉价格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低等级棉由于前期销售活跃,加上近期市场总体形势好转报价也不断上涨,预计该现状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本年度趋向结束棉农也有可能抛售手中的存棉。 三、年度后期市场走势分析 根据以上因素分析,我们认为国际市场已经走出第二轮跌势,市场短期内将以波动为主,不乏上升动力,但不宜过分乐观。 首先,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仍有望在目前水平有所上升。原因有三:第一、尽管经济学家对目前全球经济恢复的状况以及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持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报告数字均显示了好转迹象。突出表现是全球纺织形势正逐渐好转。根据国际棉花展望消息,国际棉纱指数5月中旬91.93美分/公斤,较上月上涨5.9%,同比下跌幅度缩小至4.8%。第二、全球第一大纺织品进口国-美国纺织品进口逐渐增加,美国商业部统计数字也表明今年前两个月,美国纺织品进口上升10.3%。第三、来自各方面的消息均显示,下年度全球棉花播种面积会减少。这些都将会促使国际棉价会在目前水平上有所上升。 其次,国际市场价格依然会维持一个较其他年度偏低水平,不可过分乐观。一方面毕竟目前全球棉花播种面积并未最终确定,天气对本年度棉花市场的破坏程度还没有量化;另一方面,美国纺织品进口虽然增加,但主要因“9·11”事件后美国商家大力削减库存,现在存货量见底,急需补充造成,并不代表全球纺织形势的彻底好转。据报道,在近两年里美国数百个纺织品工厂破产,生产能力大大闲置。因此,现在依然不可对后期价格抱以太高的期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