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整顿棉花加工业经营秩序
为了规范棉花加工经营秩序、堵塞税收漏洞,自4月中旬开始,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组织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对该行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顿,先后查处无证经营户154家,查补税款15.6万元;查出劣质棉12吨,销毁“黑心棉”5吨。 襄阳是个产棉大区,棉纺织业是该区一大支柱税源。棉花市场放开后,棉农纷纷购买小轧花机、打包机,通过从小贩们手中购买回籽棉,长年从事利润丰厚的皮棉加工生产,并带动了被絮加工、沙发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这些加工户大多是无证经营,以偷逃税收来获得利润,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导致棉花加工业竞争无序,偷逃税收现象普遍存在。更严重的是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业户生产劣质棉被、枕芯等,使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受到了损害。 为了规范私人经营棉花行为,襄阳区曾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行业进行过几次清理整顿。由于这些业户采取白天关门,夜间生产或建多个隐蔽仓库的办法躲避检查,使得前几次整顿效果都不甚理想。今年4月份,国务院下发了整顿集贸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该区结合整顿工作的要求,再次组织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对该行业进行专项整治。他们吸取了前几次整顿工作的教训,这次采取了拉网式的清理整顿,边整顿边逐户登记造册,并当场补办证件,不漏掉一个死角。通过全面清理整顿,该办证的补办了证件;该补税的补缴了税款。同时,他们还查封了生产劣质棉产品的机器171台;查出“黑心棉”5吨,当场予以销毁。 该区还结合这次整顿活动,在棉花及棉加工品的进购、销售环节设立了专职管理员,严格把好进销项关,并在农村普遍设立了举报奖励制度,凡是制假贩假、偷逃税收的,一经查实即予重罚,从而堵塞了税收漏洞,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