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级棉交易活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交易周报(至5月17日)
5月14日至17日的四个交易日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竞卖累计成交3118吨,平均等级2.97级,平均价格8530元/吨,折合328标准级8461元/吨。从成交等级分布来看,四级棉占成交总量的55%,反映出目前市场对低等级棉的需求较 大。 成交的低等级棉主要是上海市地方储备棉(1996年度新疆棉)和部分1997年度陈棉,二者均经过公证检验并出证,会员对这些棉花的竞价一直比较踊跃,平均成交价格达到8280元/吨。但高等级棉成交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且总体成交价格偏低,说明当前市场对高等级棉的需求不旺。 从棉花交货地点来看,存储于山东、江苏两省的棉花成交价格高于平均成交价格近200元。分析原因:一方面江苏、山东是全国最大的纺纱省,需棉量较大;另一方面是这两省的会员单位相对较多,考虑到就近购棉有利于节约成本,因此竞价比较激烈,成交价格也较高。 从整体交易情况看,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推出的履约保证金办法有利于解除买卖双方在资金和履约保证方面的后顾之忧。据了解,交易双方普遍关心的焦点仍然是商品棉的质量如何保证。《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交易办法》对上市交易的商品棉质量作了明确规定,绝大多数卖方都有质量承诺。在四种可选择的质量约定方式中(A交易市场调解、B双方协商、C提货仓库公检、D到货仓库公检),选择提货仓库公证检验的占相当比例,这反映出卖方对到货仓库公检心存疑虑,而相当部分纺织企业对提货仓库公检也存有一定的担忧,因此交易比较谨慎。上周推出的陈棉由于都已经过公检,质量上有保证,所以竞价尤为激烈。 近期,国家为了解决当前低等级棉市场缺口问题,决定在不影响新棉顺价销售的前提下,于5月底推出1998年度及以前库存老商品棉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纺织用棉企业的等待观望心理。 上周交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农发行贷款的棉花,上报的成本价普遍高于当前市场实际价格水平,如湖北、河南南阳部分棉花企业报送的棉花成本价在9400-9500元/吨(129),这些棉花很难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销售,说明一些棉花企业对通过交易市场成交的价格抱有过高的期望值。 “五一”过后,国际市场棉价呈缓慢回升趋势。上周Cotlook A指数周平均价格为39.69美分/磅,约折口岸交货价8480元/吨,与交易市场成交价格基本持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