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农业协会副会长袁立江:国际彩棉市场动态
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国际市场上棉花情况,然后再讲一下有机棉、彩棉。国际上彩棉算做有机棉一类。目前,国际上棉花市场情况很不好,截止到8月3日,芝加哥期货市场今年10月份交货的棉花价格是0.419美元/磅,到12月份交货是0.434美元/磅,世界上其它国家总的来讲,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31-32美分/磅,是七年来最低点,历史上最低点曾经达到25美分/磅,现在可能降不到那个程度,总的来讲还是在降,美国棉花库存量即使明年后年不再生产,库存量也够了。总的来讲,市场较弱,价格偏低。那么今年全球预计棉花产量是9300万包,每包480磅,相当于4万吨,比去年、前年都有增加;去年为8700万包,99年为8660万包。美国产量是1880万包,比去年稍稍下降;中国产量估计有2100万包,中国、美国加起来占世界上棉花产量40%,世界上七大产棉国是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乌孜别克斯坦、吐尔其、巴西加起来占全世界的80%,那么有机棉产量是占棉花产量1%,总的产量预计是在20-21万吨之间,彩棉产量估计在6-7万吨左右。 我重点讲一下彩棉发展情况。彩棉发展历史很长,历史文献记载是从公元前2700年开始,几乎与普通棉花同时发展,当时主要是有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秘鲁种植。由于当时用手工捻纱、织布,所以彩棉与白棉是同步发展的,后来由于纺车的介入,农民发现白棉的绒要比彩棉长,纺的过程中相对浪费要少,后来随着染色的发现与介入,培养白棉容易染色,彩棉因此逐渐被淘汰。同样的道理,有颜色的羊也淘汰了,现在羊群白色的多。各国环保意识逐渐提高,无论从棉花上来讲,还是羊,都在逐渐增加颜色。近代的彩棉是在100年前美国市场上有人试过,由于质量、颜色不稳定,就退出了市场。1982年,有2-3个人在加州的贝格斯蒂尔开始搞彩棉研究,曾经走过很多弯路,因为种植时与白棉交叉污染,后来在加州就禁止生产了,用白棉生产的服装事实上就是一个化学实验,由于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高的认识,因为在加工生产中,不仅对环境污染,还造成水和其它资源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公司对彩棉和有机棉有了认识,现在环境保护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美国用于棉花上的杀虫剂每年多达8500万吨。全世界只有3%的耕地用于种棉花,却有25%化学药品用于棉花上,棉花这个农作物用杀虫剂较多,虫害相对比较严重,虽然美国已经培养出一批抗棉铃虫、但不抗蚜虫的棉花,但虫害在全世界越来越严重,因为虫子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在印度发生了很严重的虫害,棉农买不起药,眼看着越来越严重,很多棉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印度政府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农业贷款,以缓解矛盾。 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彩色棉市场发展的预测: 总的来讲,彩棉在最近两年发展比较快,现在搞彩色棉花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以色列、法国、澳大利亚、中国,各国在科研上投入也越来越多,象印度有两个公司比较领先,其中奥博斯公司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已经形成一体化,另外吉斯丽特是一个研究机构,是印度政府正式命名的彩棉科研单位,它现在搞的与新疆天彩搞的差不多,有基因工程、组织培养、远源杂交等等。该研究所有65名科研人员,是1986年成立的,发展很快;在美国有一些大学,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等在搞有机棉和彩色棉实验,还有加州基因公司1997年宣布试验成功了蓝色和红色棉花,红色是从西红柿里提炼的基因,蓝色是从一种瓜里提炼的基因,已经申请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专利证书,当时预计产品是在1999年上市,但可能由于大田推广出了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上市。另外世界上著名的鞋业公司如NIKE、REEBOK等也开始推广环保意识,在其生产的鞋里加入3%的有机棉,现在许多大公司开始用有机棉和彩棉做运动装,美国一家公司此项一年的销售额约为1600万美元,其他公司陆续开始绿色产品线,如NIKE、ZY和欧洲等,摩根士公司在英国是最大的一家时装公司,近几年下了很大力气,专门赞助英国皇家学院时装纺织系搞科研项目,面料由其提供,去年又搞了一个时装表演,从2000年开始在他所有连锁店设立有机棉和天然彩色棉专柜;另外市场需求增长的也很快,福克斯公司主要经营彩色棉纱,每一镑纱的价钱大约在20-22美元,现在世界上除了我上面讲的,政府也在介入。 全世界棉花的产量总的来说比例会逐渐调整,因为现在世界上也只有几种颜色,除了蓝、红、棕、绿、黄和金黄色,黄色主要来自巴西,现在市场上主要还是两大色系,绿色系和棕色系,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蓝色和黑色系的开发,整个市场会发生迅速调整,我们预测在5年之内蓝色和黑色在市场上会见到终端产品,这样在未来10年内彩棉会占到市场的30%甚至到50%,当然这也要求彩棉质量的提高,包括绒长、强度、马克隆值、颜色的稳定性、吸水性等等质量的改善。 总的来讲,市场发展很快,消费者意识变化很快,相对于制成的服装,成本大约降低了20%,这在经济上是十分划算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