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刻不容缓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2-4-24
短短数年间,新疆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产棉省区,其间地膜履盖技术功不可没。然而,由于回收手段落后,大量残留农膜污染着农田,此间环保界人士呼吁:为子孙后代千秋计,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刻不容缓。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党组书记艾努瓦尔介绍,目前新疆有140多万公顷农田覆盖地膜,平均计算,每年要用掉约9.2万吨聚乙烯农膜。为防止“白色污染”加剧,自治区采取了一些措施回收废旧农膜,部分地区回收率达到90%,但综合计算,每公顷平均残留废旧农膜仍达到30公斤左右。随着植棉面积大幅度增加,新疆农民的地膜使用量近年来不断上升。同时,地膜小麦、地膜玉米、温室蔬菜等,也都使用了大量塑料薄膜。在农作物单产提高的同时,废旧残膜遗留对土壤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并造成化学污染。尽管当地采取了一定的回收措施,但残留量仍不少。自治区环保局称,新疆农村大面积使用的聚乙烯农膜已成为危害新疆环境的白色污染源之一,其特点是无法在短时间内降解,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有鉴于此,自治区环保局与其他部门联手研究治理对策,提出把废旧农膜回收和再利用的工作落实、做细,同时鼓励企业开发废旧农膜再利用技术,研制开发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绿色”农膜。据悉,自治区农业厅有关专家已经着手研制新型农膜替代多年沿用的聚乙烯地膜。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