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透视聚酯系列产品市场走势情况
近期,由于受到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威胁及委内瑞拉旷日持久的罢工的推动,国际原油价格油价已经涨至两年来的高点,目前原油价格最高已上升到36.8美元/桶以上了。与此同时,国内外石化系列产品也都有较大的上涨幅度,由于聚酯上游原料PTA供应趋紧,导致了国内外PTA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扬。例如,BP公司3月份 PTA合同用户的报价已经出台,将PTA的价格提升至810美元/吨(CIF中国主港 L/C A/S)后,BP(珠海)两次提高其三月份合同用户的报价至8550元/吨。 目前外盘PTA现货市场报价最高已经达到了850美元/吨(CFR 中国 L/C 90天),内盘现货市场的报价也高达8300元/吨。致使国内外聚酯系列产品的价格也在跟后攀升,例如,聚酯切片最高成交价格已经达到过10300元/吨了,而进口货的报价则更是高达940美元/吨(CIF 中国 L/C 90天) ;涤纶短纤最高成交价格也到过11000元/吨左右;而拿150D的涤纶长丝做例子吧!像涤纶长丝DTY150D的平均成交价在12000元/吨、FDY150D的平均成交价在11800元/吨、POY150的平均成交价在10700元/吨。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知晓,聚酯系列产品价格确确实实的上升了一个大台阶,但是,后市对于聚酯行业而言,是应该大喜还是喜中带忧呢?现笔者对聚酯系列产品做一下关键性的市场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最近一个星期,聚酯系列产品在经历了春节前后的一轮大涨后,突然止步不前了,而且涤纶长、短丝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国内各个地区诸多种规格的聚酯产品都出现了200~400元/吨的下跌现象。造成这种突然哽塞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由于下游用户强烈要求聚酯系列产品降价,下游用户对高价位的原料产生抵触心理。加之,一些不愿担风险的小中间商,闻知国内下游织造企业开机率低而产生了恐慌心理,这部分中间商只有自动让利200~500元/吨给下游老用户,为的是降低库存。还有少数中间商,因为在元旦前夕就已经采购到了的产品,怕后市战事突变而无法获得最高利润,也取出一部分库存抛向市场。以上现象的产生使本来看似“如云直上青天”的行情变得曲折不平了,像聚酯切片的行情本该跟着PTA、EG后面“复制”着上涨趋势,但是,这几天聚酯切片价格却出乎业内人士意料之外地出现下降趋势,上涨压力已经出现了。目前国内市场大小聚酯切片的平均成交价格都相应的下跌了100~300元/吨;涤纶长丝产品由于成交量的减少,也出现了“有价未如愿”的尴尬局面,报价虽然还比较稳定,但事实上其市场成交价平均跌幅在200~400元/吨之间,还有个别的涤纶长丝品种最高跌幅已经达到了600元/吨。要知道,按照现在聚酯切片价格计算,对于涤纶长丝企业而言,熔体直纺的涤丝企业也许有800~1200元/吨的利润,而切片纺企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能有300~500元/吨的利润也就“烧高香”了。虽然涤丝企业并没有真正获得大的利润,但是下游织造企业还是对原料价格产生消极态度,如此一来,必将造成涤丝企业库存的增大。对于那些产销平衡的大聚酯企业只有采取两种应对市场现状的战略,那就是:降低产品价格以及限产保价。说心里话,上面这两种战略都是在不得已而为之的。特别是涤纶长丝DTY与POY这些品种,一不小心就降亏本了;涤纶短纤市场也有所回软,但下跌幅度不是很大,毕竟“十方聚酯”报出的涤纶短纤(1.4D*38MM)价格仍然维持在10600元/吨以上的价位,当然,也有极少数企业在10500元/吨的价位上也曾经成交过。加之,下游纯涤纱价格受涤纶短纤原料大幅涨价的影响,部分规格的产品涨幅均超过500元/吨,说明涤纶短纤下游企业产品的销售状况要比涤纶长丝下游企业产品销售状况好一点点。 对于后市,聚酯上游原料产品有可能在国际原油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继续上行其市场价格,假设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真的打响,那么,通往中东方向的海运业务将立刻中止,原油价格必将冲破40美元/桶大关。可以说,聚酯系列产品在原料市场价格一直走势强劲的驱动下,应该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毕竟国内许多大的聚酯厂库存水平都不是很高。仔细想像一下,目前国际市场上聚酯切片的报价已经高达940美元/吨(CFR 中国 L/C 90天)了,据说还有冲高的可能性,倘若折合成人民币在10300元/吨(中国 主港)。目前国内几大交易市场上聚酯切片的平均成交价格只是维持在9800元/吨的价位上,比国际市场仍有着不小的价格优势,说明后市聚酯切片的上涨空间至少要有500~800元。 如今,下游纺织企业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生产旺季,布市交易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活跃,织造企业的开机率正逐步上升,这将对涤丝企业非常有利。毕竟织机不可能因原料价格昂贵而长时间休业,就如同人们明知“油米”贵也要做饭是一个道理的,到那个时候,下游织造企业对原料的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聚酯系列产品价格也会随着织造厂的满负荷运转而继续上扬,因此,聚酯生产厂以及经销商也不必对当前的价格下调过于惊慌,无论从上游原料方面考虑还是下游产品考虑,都应该是持乐观态度。在此,笔者还是提醒诸多聚酯系列产品的经销商们,应该给下游织造企业一个开机率能够升高的充分理由,适当的调整其产品市场价格可以说对他人与对自己都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情。 (顾超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