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期涤纶长丝价格应该如何定位
近期,国内聚酯产品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面对的是高成本PTA、EG原料的威胁,聚酯切片、涤纶长丝、涤纶短纤产品想不涨都很难。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欲意向40美元/桶的价格冲刺,PX价格也在820美元/吨左右的基础上随机攀升,PTA价格更是一升再升,据说3月份PTA的合同价又上调了160美元/吨左右,估计3月份的价格将锁定在800美元/吨的边缘,而MEG价格也意向升到 800美元/吨,PTA、MEG价格真的想并驾齐驱了不成?聚酯行业真的能如同上游企业产品一样顺顺当当的上涨其产品价格吗?现笔者简述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月份,下游聚酯系列产品也还是水涨船高,例如,聚酯切片最高成交价格已经上升至10300元/吨了,而涤纶长丝企业必将再次面对那么高的原料价格,假设涤纶长丝企业真的用那么高的上游原料纺丝,涤纶长丝产品只有被迫上涨其产品价格,才能保住自己不亏本,因为涤纶长丝企业总是顾忌到下游织造企业的接受能力,当然不会按照意愿地定夺市场价位。前些天涤纶长丝企业也只是根据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多大幅度,自己才尽量跟上原料价格上涨的步伐而已,而部分下游织造企业就无法支撑了。毕竟在2月12~14日的时候,部分涤丝产品价格止涨并且出现回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涤丝产品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与下游织造企业开机率低有直接的关系,加之一些有关系的中间商因为在11月中下旬进到了部分特价(优惠价)的涤纶长丝产品,这类型的中间商抛货抛的很潇洒,他们用不着等待顶尖行情的到来也属于死赚,一吨就赚3000元。虽然国内一些市场布匹报价普遍上升为2~5元/米,特别是喷气桃皮绒价格已经超过了5元/米的价位,上升幅度0.06~0.15元/米之间,但是市场成交量太低,也正是因为成本太高以及面料难销的缘故,致使织造企业根本不急于开工,再说,春节前的疯狂采购也得使该行业有个消化的过程,现在市场上的观望者还不少,部分织造企业人士认为,等上游原料真的没有下调的可能性的时候,再及时采购涤纶长丝进行补仓也不迟。这样一来市场上涤纶长丝产品的成交量也没有真正放大,只有那些合同内用户忙的很,也有的涤纶长丝企业已经储备一些库存了,假设下游织造企业的开工率再不提高,涤纶长丝企业只能依靠回吐前期的所谓利润来应对低迷的下游企业。笔者认为,也许由于2002年中国聚酯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溶体直纺产能的扩大,由于生产结构的改变,体现出熔体直纺的最大优势就是生产成本能够降低500~1000元/吨之间,因为切片纺企业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和开支被划在生产成本中去,也难怪部分市场人士都喜欢将涤纶长丝企业的利润往高的计算,喜欢将溶体直纺企业的利润作为衡量国内涤纶长丝各个企业利润的标准,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因为毕竟我国还有那么多的切片纺企业,这些企业的设备折旧费以及维修费用等等因素的存在会缩小其利润空间,其实,真正切片纺企业生产的总成本要比溶体直纺企业生产成本高500元/吨以上,而许多企业没有将此细分化而已 。现在诸如涤纶长丝以及短纤企业的聚酯切片下游企业还都在满负荷运转,使得聚酯切片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之所以一时间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的脚步怎么肯轻易停止呢? 据说3月份聚酯切片上游原料价格仍然飞涨,到那个时候大聚酯的切片必须要卖到10600元/吨,才能有点小赚,而小聚酯的切片必须要卖到10800元/吨才能挣个辛苦费。与此同时涤纶长丝产品也必须跟上上游的上涨节拍才能尽可能的保证使自己不割肉交易。要知道3月份以后将是下游织造企业的旺季,国内各个地区织造企业的开工率将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这几天已经有诸多织造企业开始制造夏季的轻薄面料了。预计3月初的时候,国内各个地区的开机率将逐渐普遍恢复为85%,市场上布匹的成交量也将放大,布匹的价格也将随原料上涨而上升。可以说,3月中旬涤纶长丝企业应该提升其产品价格,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涤纶长丝与短纤中间商绝对不会盲目的抛盘,因为他们要吃掉最后的晚餐,赢得最高的利润才善罢甘休。 综上所述!近期各个产业链其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都属于历史罕见,从原油到涤丝产品,哪个环节都大幅上升市场价格,有的人认为是人为炒作严重的结果。要知道,虽然聚酯上游原料PTA产能也正在大量扩展,但是聚酯行业成本在理论上降低的同时,而EG和PX的总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之所以造成PX、EG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纷纷抢购PX,中间商们也趁机大炒特炒行情。加之,海湾局势严重的不稳定,所以,聚酯上游原料以及涤纶行业价格的推高也是具备了充分的上涨理由。但是,2月下旬~3月初之间,聚酯系列产品的市场价格还是以平稳过度为上策,千万不可用“一意孤行”的方式上涨,要给下游织造企业一个适应市场的感性空间,拳头不能总是伸出去,假设收回一下再出击,将更加有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 (顾超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