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鞋八成以上质量合格
国家质检总局10日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年产旅游鞋近10亿双,约占全球产量的50%;最近一次旅游鞋产品抽查合格率为83.3%,比上年提高了22.5个百分点。 2002年第四季度质检总局共抽查了60家企业生产的60种旅游鞋,其中从生产领域抽样44种,合格率84.1%;从流通领域抽样16种,合格率81.3%。 产品质量较好的品牌有爱乐服装鞋业(福建)有限公司的“爱乐”、福建晋江市诗英团鞋塑有限公司的“福时来”、福建晋江德尔惠鞋业有限公司的“德尔惠”、恒强(福建)鞋塑发展有限公司的“美克”、阿迪达斯(苏州)有限公司的“阿迪达斯”。 而福建省晋江市陈埭爱利宝鞋服有限公司的“爱利宝”男旅游鞋耐折性能、耐磨性能较差。晋江市金来宝鞋业有限公司的“助乐”女旅游鞋外观和耐折、耐磨性能较差。正和(福建)鞋业有限公司的“正大”男旅游鞋标识、外观、耐折性能较差。瑞安市澳杰鞋业有限公司的“澳杰”男休闲鞋标识、帮底剥离强度较差。 我国旅游鞋生产企业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省。尤其是福建的晋江市,年产近4亿双,约占全国产量的四成。2001年质检总局曾在晋江地区抽查了20多种旅游鞋,合格率较低。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及时对相关企业依法进行了整治。2002年第四季度晋江市34种旅游鞋被抽查,合格率为88.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2002年第四季度,质检总局对上次抽查产品不合格企业全部进行了跟踪抽查,并适当增加抽查产品种数。结果表明,旅游鞋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较上年有明显提高,整体质量状况较好。 此次抽查不合格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耐折性能不符合标准规定要求,鞋底材料抗耐折性能差,出现裂口超标和新裂纹,经耐折试验后出现帮底粘合缝开胶。这种情况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90%。出现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鞋底配方不合理,含胶量低,鞋底打磨、刷胶、压合不到位。此外,部分产品耐磨性能不达标,主要原因是设计时偏重于轻软,忽视了耐磨性能。还有些产品存在不标注厂名厂址、鞋号标注不规范等现象,有的鞋底原材料不合格。 (C8004)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