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新一年浙江蚕桑生产计划明显下降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3-1-24 11:21:02  

2002年浙江省蚕桑生产效益明显下降,2003年的形势会比较严峻,目前冬季种桑计划减少一半左右,2003年春蚕饲养种计划也明显下降。   受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茧丝价格大幅下降、异常气候下局部蚕病暴发的影响,2002年浙江省春蚕增种减产,夏秋蚕减种减产,全年效益明显下降。据蚕桑业务部门对8个市的初步统计,全省去年饲养蚕种239.2万张,产茧9.34万吨,同比分别减少7.7%和10.6%。据省经贸委初步统计,全省预计收购蚕茧6.6万吨,同比减少1.09万吨和14%;平均收购价为576.82元/50公斤,比上年的883元降低了34.7%;投放茧款7.6亿元,减少44%。由于减产和价格降低,蚕农的实际减收将更大。   在当前形势下,浙江蚕桑生产面临严峻考验,目前虽然还没有出现毁桑改种现象,但大部分处于观望、等待状态,冬季种桑计划减少一半左右,各地2003年春蚕饲养种计划也明显下降,今后几年特别是2003年是浙江蚕桑生产的关键时期。   针对新的形势,浙江最近召开全省蚕桑生产会议,提出了2003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   一是以市场经济的理念,正确全面分析形势。浙江的蚕桑生产应着力改造传统蚕桑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基础建设,坚持科技进步,以高效稳定的基地扩大生产量,以优质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走专业化分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   二、以行情低迷为契机,推进蚕业园区建设。目前全省虽然已建了一批规模化的园区,但桑园零星分散、桑树树龄老化,亩产茧低的桑园仍有一定的比例,现在市场行情较低,桑苗价格便宜,不少地方农田整治面积较大,应不失时机地发动蚕农再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桑园,迎接市场行情的复苏。   三、以“三优三品”为抓手,推进蚕桑优化改造。实施蚕桑优化改造,以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品牌的“三优三品”为抓手,建设优质高效蚕业园区,创立良种桑苗品牌,提升蚕业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保持浙江蚕桑在全国领先地位。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浙江桑苗标准化生产与经营程度,并为大面积推广优良桑树新品种树立样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蚕桑技术进步。提高茧丝质量及行业竞争力,必须加快培育新蚕品种,大力推广优质强健中丝量品种,进一步优化养蚕布局,充分发挥数量大、质量优的春蚕、中秋蚕的优势,为丝绸工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茧;加快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全面普及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总结完善大蚕饲养和上蔟的省力化技术,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探索完善规模养蚕技术,加快大棚养蚕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实施集约化的蚕桑增长方式;加强规模养蚕的设施研究和建设,包括桑园管理机械,蚕室消毒、加温设备等。   五、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蚕业产业化发展。现阶段要积极培育和扶持不同层次的专业协会,发展“公司+农户”、“企业+基地”、蚕农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组织,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加工型的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建立,减少中间环节,密切蚕农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蚕农获得部分蚕茧经营加工的利润,提高生产效益。   六、以蚕种管理办法为依据,切实加强蚕种市场管理。最近颁布实施的《浙江省蚕种管理办法》是今后蚕种管理的法规依据,各级蚕桑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蚕种产销管理。按照蚕种出库管理的有关规定,把好蚕种出库关,与有关部门共同打击蚕种非法经营,维护全省蚕种产销秩序的稳定。 (C8004)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