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羽绒服借势调整
今冬,羽绒服市场只有价格的整体下降,却闻不到价格战的硝烟;只有鸭绒鹅绒各得其所的双赢,没有了口水战的内讧;老品牌屹立原地,新来者相机而行。 中国羽绒服行业进入了理性的调整与过渡时期 接连几个暖冬之后,2002与2003年之交的冬季寒冷起来。夏季,全国上下羽绒服反季销售的火爆场景在人们的记忆中还没有被淡忘,冬季的应季销售随之而来,这个严冬不知令多少羽绒服生产厂家笑逐颜开。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里没有了铺天盖地的羽绒服广告,有人形容,今冬的羽绒服市场上,“鸭鹅”不吵架,名星未登场。有的欲进入羽绒行业的保暖内衣厂家虎头蛇尾,投放了巨额羽绒服广告之后却没有大规模生产。暖冬与夏季的清仓甩卖后,国内各大羽绒服生产厂家以异常低调的方式迎接“暖冬”过后的第一个销售旺季。 冷空气提前到来 去年12月中旬以来,北京连续6天不断降雪,人们出行困难了,交通部门压力大了,惟独羽绒服厂家偷着乐。波司登驻北京的一位代理商透露,就在北京下第一场雪的那天,西单商场的一个点,一天就销售了 17万元,而该企业在江苏的生产车间更是昼夜不停地加班加点,仍然改变不了北方各省在厂门口等着拉货的大卡车排队的现象,就连去年积压的货也都拉光了。“气象经济”今年再次得到了印证。 接受前年暖冬的教训,去年深秋,各羽绒服厂家都在观望,不敢贸然开工。不料,进入10月之后,冷空气突然提前到来,节气平均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各羽绒服厂家就是再加班加点,也赶不上市场的需求。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秘书长姚小蔓告诉记者:“针对羽绒服行业的特征,协会每年在第三季度就会把从气象台买来的气象预报免费发放给企业,作为企业安排生产的参考。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这个严冬,我们并没有拿到准确的预报。羽绒服这种产品的特质决定了羽绒服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因此生产企业在产品投放市场时切忌盲目生产,而是应该理性地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再作出判断。2002年夏季,企业为了回笼资本,拼命甩卖,价格压得很低,甚至到了赔本的地步,但是到了冬天,有的企业没有库存了,正是应季价格高、利润也高的时候反倒没有可卖的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盲目跟进总不是办法。” 保暖军团撤出竞争 2001年,一些保暖内衣企业看中了羽绒服行业的高成长性,将大笔资金转向羽绒行业,而现在,把羽绒服市场炒成热点的保暖内衣厂家又把促销重点转移回去,去年他们出现在媒体上大量的羽绒服广告在今年冬季几乎消声匿迹。央视黄金时段没有了名人身着羽绒服助阵的盛况,业内人士也停止了关于“鸭鹅”问题的激烈争论。尽管还有几家实力雄厚的羽绒服生产厂家在“绿色环保”概念的宣传和促销上努力,但其声势与一年前众多厂家竞相爆出“猛料”相比仍不免显得沉寂。 大量的积压以及价格血拼的后果,使得今年羽绒服厂家无暇或无力于新产品开发和广告的大量投放,市场的宁静成为必然。西单商场的左经理说:“今年‘南极人’又推出了新款羽绒服,卖得还可以,款式也不错,但最后统计的销售业绩表明,一定还是‘波司登’那几个大牌领先,因为它们的优势太明显了,从品牌推广到终端消费市场的铺开都无 人能及。”姚小蔓说:“羽绒服行业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羽绒服也是一种功能性的产品,不是谁想介入就一下能深入进来的。前两年大家看羽绒服市场红火,其他行业也都来搅和,最后的结果就是把市场搅乱了。今年有一大批去年刚杀进羽绒服市场的企业都撤退了,包括那些投入很大的原保暖内衣厂家,他们发现这个领域并不是进来就能挣钱。羽绒服市场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奉劝其他行业的企业不要一看市场好就介入,也不要指望仅仅通过炒作就能把业绩做上去。”一些业内人士在评价今年的羽绒服市场时表示,今年的羽绒服在新款设计和面料方面,没有大的突破,市场预测中,时装化、高科技的卖点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正规军调整战略 市场上,今年羽绒服的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往年。杰奥羽绒服销售部负责人杨永刚表示,今年杰奥将新上市的中款鹅绒服售价定在了300元至400元左右,远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价格。一些商家也表示,往年新款羽绒服上市时很少出现打折现象,而今年新款羽绒服的价格也压得非常低。羽绒服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是激烈竞争的后果。由于利润率的下降,暖冬和价格战之后,肯定有部分实力不强、规模效益不好的中小企业该死的已经死了。曾经豪情万丈的保暖内衣厂家也发现,羽绒服行业并没有想象得那样有遍地黄金,所以多半又回到自己的老本行了。 姚小蔓认为:“羽绒服行业是一个需要踏踏实实做事的行业,因为它并没有那么大的利润,所以依靠单纯的炒作来增加业绩是不现实的。谁一味炒作,最后受害的只能是自己,保暖内衣厂家的撤退就反映了这样的道理,炒作概念的做法在保暖内衣行业可能管用,但在羽绒服行业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羽绒服行业特有的客观规律。去年夏季的反季 销售实际上也是羽绒服行业调整市场攻略的一个信号。而再经过冬季的调整,羽绒服行业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正规部队’ 。这些生产厂家要想摆脱这种靠天吃饭的特质,就应该全面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发展多元化的生产。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更应该走出国门,在更广阔的空间谋求企业的发展,让中国的知名品牌在国际上叫响。” 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据了解,目前以波司登为首的许多羽绒服生产厂家都将今年作为一个调整与恢复的过渡阶段。来自波司登内部的消息表明,波司登今年新品羽绒服的市场投放量有了大幅缩减,该公司将今年的生产和销售策略定为尽量减少库存,同时明年将会在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结构上大投入、大调整。波司登羽绒服有关负责人表示,危机过 后便是转机。目前该公司在提升品牌的国际形象方面已经开始运作。明年将会做出一个大的战略调整,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打出羽绒服的国际化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正是以今冬市场的冷静和理性为信号,中国羽绒服行业进入了调整恢复的过渡阶段。 (C8004)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