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害严重危及新疆棉花生产
来源:《兵团日报》
发布时间:2002-3-28
新疆气象科研所副研究员李新建、何清等4名气象专家,经过长期对石河子、阿克苏、喀什3个主要产棉区的严重气候减产年份研究表明,延迟性低温冷害是影响新疆棉花生产最大的气象灾害。 李新建于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公布的研究报告,对1961年以来石河子、阿克苏、喀什3棉区棉花产量与热量的关系分析表明:3棉区严重气候减产年的月平均气温有一个共同特点,绝大多数年份棉花生长期间至少有4个月的气温均低于正常年份。研究报告根据3棉区1980年以来棉花发育期观测资料统计认为,由于长时间低温造成棉花生长期热量不足,致使棉花发育期比常年推迟,导致棉花裂铃及吐絮期明显偏晚。这种延迟性低温冷害,是对新疆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威胁最大的因素。 据了解,去年7月28日至8月2日,天山北坡出现长时间的延迟性低温阴雨型冷灾,造成大面积棉花幼茎、叶、花、蕾及幼铃爱害致死,棉株早衰。受灾严重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棉花减产40%以上,棉花品质下降2-3个等级。 新疆作为中国棉花生产大区,如何预防和减轻延迟性低温冷害对棉花造成的危害,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有关专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一是进一步加大气象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覆盖棉区的气象监测网络,提高对灾害气象的监测预警能力;二是完善气象信息传输网络,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棉花品种早、中、晚熟多元化,培育推广抗虫、抗病和抗延迟性低温冷害等转基因棉花新品系,以适应不同农业气候年景的需要;四是调整棉花播期和播种方式,以避免或减轻危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