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任雷香菊:本年度后期国内棉花市场走势将以平稳为主
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任雷香菊今天上午在“WTO与中国棉花流通”高级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全面分析形势 从容应对挑战》的演讲。她分析认为,8月份之前,国内市场总体表现应基本平稳,棉花价格下跌或大幅回升的可能性都不大。 成本因素制约价格继续下跌 从国内看,本年度收购价格接近10年来最低水平,按照平均330-360元/担看,目前成本一般都在7600-8200元/吨,而且后几个月利息、费用还要以每月40元/吨左右递增。从国际看,A指数最低价位也在35美分左右,相当于人民币到岸含税、费价7500元/吨左右,但持续时间很短,所以已基本锁定了后几个月价格底线。在目前国内价格一直处于保本低价位运行情况下,后期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很小。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回升空间有限 即使全球纺织品市场在短期内转暖,国内纺织企业出口定单明显增加,市场对棉花原料的需求回升,但受棉花资源和纺织品库存压力的影响,全球和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在短期内不会根本好转。关键还要看2002年度棉花生产和纺织品市场对棉花的需求。如果今年棉花面积产量下降20%,回落到2000年生产水平8800万担,需求增加到10500万担,下年度将出现供求缺口1700万担,可以使库存消费比下降到50%以下,但仍高于30%的合理水平,至少对2002年度国内影响不大。但要密切关注全球面积情况,如各产棉国生产同步下降,国际棉价上涨,会拉动我国棉花出口,从而影响国内市场供求。 关于美国和全球经济的问题,最近世界权威组织有不同观点,一种认为美国经济已到谷底,有望在今年初开始复苏;另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疲软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会继续给全球经济造成连带负面影响,困难还要继续。总之,供求决定价格。如果棉花资源没有明显减少,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美国出口压力没有得到缓解,国际市场棉价不可能大幅回升,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趋同性,使国内价格回升空间同样受到限制。 储备政策出台会对市场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市场会很快趋向平衡 在本年度这种供大于求局面下,通过吸收储备调控市场,各方面已基本取得共识。尽管目前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但大方向是按低于当前市场价格入库,并以高等级棉为主。但是,对市场供求不会产生影响。原因有几方面: 首先,以低于市场价格入库,大方向上就锁定了国家对市场价格的引导目标。其次,本年度,棉花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疆今年高等级按60%,约1800万担;内地按30%%约2200万担;全国高等级新棉约4000万担;而国内用量为2200-2400万担。收储一部分高等级棉花对市场不会产生影响。第三,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一体化,对棉价上扬产生了制约作用。如果国内出现棉价大幅上扬,外棉会很快进入国内市场,从而削减国内棉价上扬的动力。如国际棉价大幅度回升,则有利于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出口。第四,今年收储计划是弹性而不是钢性,对有条件入储的企业来说只锁定了风险底价,如果市场价格远高于收储价格,收储会立即停止。 总之,国家调控的目标是保持国内与国际棉价接轨,保持棉价基本稳定,努力促进纺织品出口;尽量减少棉花进口,减轻国外棉花冲击;稳定棉花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