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棉麻站“金蝉脱壳”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02-1-14
2001年12月26日,山东棉麻公司德州采购供应站改为德州银龙棉业有限公司,这看上去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揭牌仪式,但它却使该企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金蝉脱壳”,从此转变成契合WTO规则,按市场规则和企业规则运行的股份制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国家棉花经营政策的放开,棉麻站原来承担的为国家收购、调转、储备棉花的功能全部消失。从1952年一直走到去年,德州棉麻站成了个负债总额6650多万元,净资产为负2154万多元的亏损企业。自此,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觅途新生。 棉麻站决定改制,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经营困境。此次改制与一些企业改制最大不同处是,他们在改制中不搞与原公司“名分实合”的翻牌公司,而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他们实行公司法人代表持大股,经营管理层控股,职工及特定社团法人参股,避免了由原企业作为控股公司,控股股东不能形成正常股东行为的现象。他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在确定募股范围和资本限额内实行开放融资,自愿认购,自愿入股,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新公司成立后,原企业全体在册职工,自动解除与德州棉麻站的劳动合同,不论是股东还是职工,均办理调转手续,与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按新公司章程及员工管理办法进行安置。依法运作,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走向按市场规则经营,实现了企业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薪金能高能低,企业经营由企业决策者决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