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山东棉花走出产业化之路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10-16  

    眼下正是棉花收摘季节,山东陵县11·3万户棉农心情比往年轻松多了。因为他们手里都握着一张与县棉麻公司、棉花加工厂签订的收购合同,合同中规定了最低保护价。与此同时,陵县纺织企业与县里棉花加工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不仅使他们有了足够的货源,更重要的是,棉花质量可靠,纺织品质量有了保证。     从棉花育种、种植、销售、加工,一直到棉纺、针织,在陵县已经链接成一条龙,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一叶而知秋,如今的陵县就是全省棉花生产经营的缩影。前些年,我省的棉花生产经营一直沿袭着生产、流通、加工分割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给我省棉花产业带来很多弊端:一是棉花产量忽高忽低,大起大落。棉花种植面积最多时三四千万亩,年产皮棉3400万担,而最少降到三四百万亩,年产皮棉300万担。棉花加工能力也随之起伏,造成巨大浪费。二是棉花质量参差不齐。千家万户各自为战,种植品种不一,管理技术各异,“三丝”(头发丝、铁丝、纤维丝)夹杂混入,加工设备落后,严重影响了棉花质量。近几年,国务院棉花检查组几次来山东省明察暗访,结论是:山东有好棉花,但没有好皮棉。     棉花的生产经营之路如何走?能不能借鉴其他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曾一度让有关部门困惑。作为棉花的生产经营主管部门,省供销社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各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实行棉花产业化经营,以稳定全省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提高棉花质量,增强纺织工业竞争力。从今年初开始,棉花产业化经营试点工作在邹平、金乡、临清、陵县、巨野、高青6个县市展开。     产业化经营,必须有龙头高昂。各试点县对棉花加工企业进行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原有的52处加工企业调整为24处,新上50台国内最先进的轧花设备。同时,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组建棉花企业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操作运营。     高昂的龙头需要强健的龙身支撑。各试点县对棉花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制的原则进行规范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合作社和社员的权利与义务。在产前和产中,合作社为入社农户提供良种、农资,并指导田间管理。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规定最低保护价,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另外,各试点县通过联利、合同制和利润返还等形式,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基地农户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社给龙头企业提供棉花,龙头企业在年终结算时,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棉农,让农民得到实惠。     为提高棉花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各试点县积极与科研部门联合,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开发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今年,6个试点县共引进新品种12个,建立良繁基地1·8万亩,配备了精选、脱绒、包衣和检测设备,实现了全县统一供种。临清市供销社与石家庄市农科院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签订了联合开发抗虫棉良种协议书,今年引进了3个新品种,建立良繁基地200亩,繁育的良种全部供应给社员。据统计,6个试点县今年共落实植棉面积250万亩,预计年产皮棉350万担;建立良繁基地1·8万亩,科技示范基地6万亩。     我省棉花产业化经营试点工作,顺应了棉花生产、流通市场化的趋势,势头良好,成果可喜。省里做出规划,明后两年,再推出两批试点,经过3年努力,逐步实现从棉花的良种繁育推广,到棉花的收购、加工、经营,一直到棉花纺织、服装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