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色织业各项经济指标趋好但国企效益不佳
2002年1-11月份,我国棉纺色织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但国有企业效益仍然不佳。 1-11月份,棉纺织行业生产纱、布同比分别增长15.80%和11.02%;产品产销率98.46%,增长3个百分点;出口纱、布分别增长58.86%和24.06%,出口金额分别增长39.70%和14.51%;同期纱线进口量、额均高于出口。棉纺织全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正常,销售收入增长14.76%,工业增加值增10.61%,实现利润41.44亿元,增46.78%;国有及国有控股棉纺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欠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7%,工业增加值仅增0.68%,实现利润7.65亿元,同比下降4.09%。分析国有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产品销售、成本费用利润 率同比下降。 1-11月份,色织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85%,工业增加值增14.63%,实现利润10.42亿元,增33.77%,出口创汇12.06亿美元,增34.04%,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1-11月份我国生产棉及混纺等纱线726.81万吨,同比增长15.80%;生产棉及混纺等机织物203.78亿米,增长11.02%。据海关统计,1-11月份累计出口棉及混纺等纱线35.8万吨,金额9.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86%和39.70%,其中,出口棉纱14.23万吨、3.37亿美元,分别增长82.59%、59.15%。出口棉(混纺)坯布及色织布19.32亿米,金额17.5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26.48%。1-11月份,进口棉及混纺纱线56.29万吨、12.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4%、17.68%,其中进口棉纱36.80万吨、7.94亿美元,分别增长11.31%、16.77%。进口棉(混纺)坯布及色织布6.99亿米、6.75亿美元,分别增长5.99%、10.34%。 1-11月份,我国棉纺织品一般贸易出口53.67亿美元,同比增长3.45%。对美国出口4.4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8%;对欧盟出口3.37亿美元,增36.44%;对亚洲国家和地区出口55.82亿美元,增27.9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全国棉纺织行业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同比均有所上升,实现利润总额41.44亿元,同比上升46.78个百分点,增利额为13.21亿元。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为61.61亿元,升37.41个百分点,增利额为16.78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0.18亿元,升21.48个百分点,减利额为3.57亿元。1-11月,棉纺织行业产成品为191.74亿元,同比下降12.14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8.46%,上升2.8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利润率为2.32%,上升0.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39%,上升0.5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7.95 %,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的降低说明企业增强了负债能力。 国有及国有控股棉纺织行业1-11月份共有660户企业,亏损面为39.85%,同比上升4.92%;利润总额为7.65亿元,减利0.33亿元,其中盈利企业盈利22.89亿元,增利3.79亿元,亏损企业亏损15.24亿元,减利4.12亿元;产成品为98.19亿元,同比下降20.41个百分点;产销率为100.32%,上升3.9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利润率为1.00%,下降0.1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2,下降0.1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9.78%,下降0.30个百分点。 1-11月份,全国色织行业313户企业的亏损面为29.71%,同比下降4.15%;产品销售利润25.21亿元,同比上升25.61%,增利额5.14亿元;利润总额为10.42亿元,增利2.63亿元,上升33.77个百分点,其中盈利企业盈利12.44亿元,上升26.60%,亏损企业亏损2.02亿元,同比下降0.79%;产成品资金为26.80亿元,下降9.14%;产销率97.47%,下降0.3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利润率4.04%,上升0.5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4.22%,上升0.6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6.25%,下降4.42个百分点。 (C8004)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