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对美国在WTO就知识产权和影像等产品问题诉中国的总体反应
自本周初美国正式在WTO就所谓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和影像、图书、音乐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诉中国以后,此地媒体对美国的行动进行了较多报道和评析。主要评析看法如下: 1.继美国宣布对中国产铜版纸征收所谓反补贴税后,近日美国又正式向WTO诉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不力和对美国影像、图书、音乐产品市场设障问题。美国这一系列的行动,均源自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愈加扩大,导致国会对政府压力加大。不少美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对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应该取得的进展太慢而愈加缺乏耐心。 2.美国上述举动,与财长保尔森对华策略明显有差别,也使保意识到他的做法不可能在有效的时限内抑制国会日益增大的压力情绪。保尔森在中国的朋友也未在解决美国关切的问题上与保积极配合和给予帮助,例如在中国货币增值问题上。 3.美国国内业界对美国采取的行动也有不同看法,一些贸易专家也担心中国会在进口上或者在其他需要取得中国配合的政治问题上采取报复措施,例如朝鲜、伊朗核问题、苏丹问题等。有效贸易专家认为,美国上述举动发出的信号不只针对中国,也是针对美国会的民主党,因为民主党已考虑如政府不采取行动,民主党要提出更严厉的制裁措施。如果中美爆发贸易战,各方都将受损。 4.有的媒体认为,美方举动从某些角度看似乎是一个谈判的策略,目的在于迫使中国做出政策改变,因为WTO审议做结论会耗时很长。 5.美国贸易代表称,向WTO提出诉讼是成熟的贸易伙伴处理这些问题的正常途径。不能将此行动视为对中国的敌视。 6.中国商务部对美国行动做出了反应,未含要报复等强硬措词,只是抨击美国违反了双方慎重处理贸易问题达成的共识。中方提出了如何抑制出口,增加进口以便减少顺差的问题,中方特别指出了3月贸易顺差已有减少。媒体评论称,3月顺差减少是偶然的现象,如正好今年春节较晚以及盛传3月开始一些出口商品取消退税,导致提前出运等,而不是政府总体政策调整引起的趋势性效应。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