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输美成衣即将适用新原产地规定
美国政府将尽速立法通过彻底改革的新原产地规定,以利部分使用亚洲原料的海地成衣输销美国市场,亦能享有零关税之优惠待遇。然而来自美国纺织产业对此一革命性原产地新规则之强烈反弹,可能迫使新规定之实施仍需多日方能实现。 美国国会于去(2006)年年底审议通过海地机会伙伴促进法案(Haitian Hemispheric Opportunity through Partnership Encouragement,HOPE),并经布什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规定执行五年期间之前三年,海地成衣价值50%之原料应来自海地、美国、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国家(如智利、以色列、约旦、新加坡与摩洛哥),以及美国优惠法案受惠国家(如加勒比海、安地斯山或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至于剩下之50%价值则可以来自其它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南韩等地),该附加价值比率在法案实施之第四与第五年分别调整为55%:45%及60%:40%。 HOPE法案规范第一年符合零关税的贸易量限制在美国成衣总进口量的1%,接下来每年提高0.25%,第一年限额数将以2.25亿平方公尺与海地目前输美成衣总量两者取其低者为准。 迄今,美国仅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约旦及埃及提供如此宽厚的原产地规定,过去五年,约旦输美纺品急速成长,亚洲成衣集团在该国投资已充分受惠于此种特定的原产地规定。 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的海地,即将因美国对该区域首次纺织贸易政策彻底改变的立法,获得强而有力的支持;因为截至目前,美国仅对使用美国原料产制的成衣提供零关税优惠待遇;HOPE法案即扩大了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CAFTA-DR)须使用区内与美国纱布原料之原产地规定范围。 近期美国纺织产业对HOPE法案的「附加价值法」(value-added system)原产地规定之实施提出质疑,认为美海关将难以认定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原料所制成衣确实的原产地。 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进会(NCTO)表示,可想而知将有一大堆的伪报原产地案件。为了争取新法之延迟实施,美国纺织产业刻正推动游说,要求美国华府多花些时间,确认新法案执行所需的各种条件皆已完备,才可正式施行。 根据HOPE法案规定,布什总统须于本年3月20日前公告海地是否已发展为市场经济国家,以作为HOPE法案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其它必要条件则为海地是否具备所需的法令标准、多元政治,以及其它一般条件。 尽管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近日表明将恪遵承诺加速HOPE法案之实施,并期望于截止期限前完成相关程序;惟除了上述一般必要条件外,布什总统亦须保证海地已采行有效的签证制度、立法遏阻非法(违规)转运情形,以及其它技术条件,方得使HOPE法案正式施行。 由于海地劳工成本低廉,其生产梭织成衣使用亚洲布料的价值,容易超过HOPE法案所规范总价值的50%,致使出口商丧失适用免税优惠待遇,进而将迫使梭织成衣制造商非得使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或中美洲国家之布料;故HOPE法案中,针对输美62章(梭织成衣)产品订定关税优惠限额(TPL),前二年为5000万平方公尺,此后调降为3350万平方公尺,在此限额内使用任何国家布料所制之梭织成衣仍享关税优惠待遇;另胸衣(bra)产品适用「单一转型」(single transformation)规定,可使用亚洲原料在海地进行裁剪与缝合制程即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