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否遏止流动性过剩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7-2-26 16:55:26  

2月25日是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日,从这一天开始约有1600亿元银行资金将被冻结。而此时距离上次1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过一个多月。 根据历史数据,央行在过去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已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已上调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如今将执行10%的标准。 央行如此频繁动用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其政策用意主要是对冲当前流动性过剩。央行在2月16日宣布这一决定时称,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贷款扩张压力较大,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 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从2003年到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贷款增长过快,投资增长过快,外汇流入比较多,国内银行间流动性偏松,资金充裕。 以2006年为例,信贷增长势头高居不下,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外汇占款越发加剧流动性过剩问题。数据显示,2006年年初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2.5万亿元,而伴随着全年银行信贷的迅猛增加,全年实际达到3.18万亿元,两者足足相差6800亿元。而从2006年2月底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当年10月底外汇储备又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日前表示,从2003年至今,适当收回流动性,紧缩银根,就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取向。这几年央行多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了利率,这些都是紧缩银根的措施,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据央行统计,2003年至2006年央行发行票据净对冲流动性约3万亿元;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深度冻结流动性约1万亿元。而进入2007年后,银行新增流动性问题依然突出,央行又连续两次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对冲。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以往被称为是政策效应比较猛烈的政策工具。不过,在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下,当前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已渐成为央行的“常规武器”。 央行已表示,当前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适量微调”,并不属于政策“猛药”。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增强了央行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不少专家也认为,从2006年开始,央行明显采取了对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小步快跑”的方式。 不过,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内问题。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加剧。央行表示,如果国内外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国际收支较大顺差仍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因此,未来央行可能将不得不继续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过多的局面,对冲流动性仍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 数据显示,流动性在2007年1月份没有减弱的迹象。根据央行2月15日公布的报告,人民币贷款增速依然很快,1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去年末高0.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依然维持在高位,据海关统计,1月份实现贸易顺差158.8亿美元,较2006年1月增长了67.3%。 展望2007年的货币政策,易纲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和银根,使得当前货币信贷增速更加慢一点。有专家预计,面对新的流动性,央行仍会继续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手段,甚至不排除运用利率的手段。 央行此前也已表示,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是今后央行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之一。 不过,对今后是否加息,易纲认为,目前利率水平和整个经济金融指标是基本相适应的。“是不是要有所变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央行会高度关注投资、市场、价格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实施最优的货币政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