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建“南方”特区 中哈纺织合作前景广阔
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源和原材料出口拉动。为使国家经济能够长久和持续发展,降低对原材料出口的依赖程度,2003年哈政府制定了《工业创新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希望通过实施该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加工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2004年哈萨克斯坦政府进一步把纺织业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的七个领域之一,并积极采取措施发展棉纺产业。“南方”经济特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设施齐备 哈萨克斯坦“南方”经济特区是根据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指示于2005年7月建立的,目的是吸引外国投资者投资哈纺织领域。这是哈政府实施在南哈萨克斯坦州建立和发展棉纺产业的重大举措。 “南方”经济特区位于南哈州州府齐姆肯特市郊,占地面积200公顷。特区内建有行政管理机关、特区海关、特区税务局、认证机构、临时仓库、服务公司(棉纺设备的服务和维修、配件的供应、培训中心)、医疗点、消防局等辅助设施。目前,特区内的道路、水、电、气管线等市政交通和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完善过程中,资金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预计到2007年底将全部交付使用。 政策优惠 享受关税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必须是在特区内实行经营活动的法人,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在特区内的税务机关注册;在特区外无分支机构;不少于90%的年总收入来自下列商品的生产:除服装以外的纺织成品、针织制品、纺织原料做的服装等。其主要优惠政策有: 1.以下经营活动免缴增值税:在特区内销售政府主管部门核定的商品、实施用于行政和生产目的的建筑安装项目;在特区内销售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需的商品;在特区内销售完全用于行政和生产项目建设的商品(电、汽油、柴油和水除外)、出口产品增值税税率为零。 2.在特区以外哈境内销售特区内生产的商品按14%征收增值税。 3.特区内免缴企业所得税、财产税、土地税和海关关税。 发展优势 稳定的社会政治状况、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紧密的中哈关系,为棉纺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社会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7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779亿美元,经济总量在中亚国家中居首位。高度的政治互信、坚实的法律基础、有效的互利合作、丰富的民间交往、密切的国际协作,已构成中哈关系牢固的战略支撑。双方的经贸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明显提高。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我国在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中亚地区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此外,哈萨克斯坦的国家信誉等级被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全球最著名的三家信誉评级机构确定为投资级。 原料供应充足 南哈州是哈萨克斯坦唯一的产棉区,年产皮棉45万吨左右,州政府计划近期将棉花播种面积扩大30万公顷,使籽棉的产量增加30万吨。此外,还计划进口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的棉花作为特区棉纺业原料的补充。 南哈州作为哈萨克斯坦纺织工业的基地,产品销售市场潜力巨大。 2004年底投入生产的优捷克斯股份公司纺织工厂,年产棉纱6000吨,产品为精梳棉和棉纱,使用Ri鄄eter设备。梅兰诗股份公司纺织工厂,年产棉纱5000吨,产品为棉纱和棉布,使用Dornier、Thies、Ben鄄ninger设备。2005年春天投产的、由哈棉纺公司和俄罗斯最大的纺织控股公司合资的哈俄纺织联合体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棉花8000吨,产品为粗棉布,使用Rieter、Pi鄄canol、Benninger设备。NimexTex鄄tile纺织厂,年加工棉纱1.2万吨,产品为棉纱和棉布,使用Rieter和Trutzschler设备。 特区内还将新建15家以上的纺纱、织布、染色和制衣厂,年棉花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预计总投资超过5亿美元。特区内企业将主要生产以下产品:牛仔布、毛巾制品、针织制品、特种服装、粗布、床上用品和居家纺织产品,还可生产无纺布、医药化妆棉制品、优质纸张等产品。除哈萨克斯坦本国外,产品还可销往中亚其他国家及俄罗斯、乌克兰,有超过3亿的消费群体。 拥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能源基础设施,电价低廉。 “南方”特区位于中亚重要的战略交通位置,现有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四通八达,可以方便地通往俄罗斯、土耳其、欧盟和美国。各种基础设施的价格较低,水0.234美元/立方米,排水0.084美元/立方米,电0.041美元/千瓦时,天然气0.091美元/立方米。这些价格不含增值税,所以比哈萨克斯坦其他地区低15%,劳动力报酬为0.95美元/小时。 中国企业有机会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凭借劳动力优势和规模优势在世界纺织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但是,近年来我国与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的纺织品贸易纠纷不断,且愈演愈烈,这些国家对我纺织品的设限也越来越多。 在中哈两国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可以利用哈政府大力发展纺织业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原料基础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纺织业合作。一方面,可通过租赁或参股的方式对哈现有老厂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合资企业。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武装崭新的企业,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 哈萨克斯坦要想发展自己的纺织业,必须解决廉价进口商品充斥市场的问题。 有关行业协会和许多专家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非法进口商品,保护本国市场。可以预见,目前通过非正规渠道从中国及其他周边国家进口货物的做法会逐步减少直至完全终止。因此,从长远考虑,我国企业有必要将生产基地向产品消费国转移。 哈萨克斯坦的纺织品消费市场虽然有限,但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完全可以向中亚其他国家、俄罗斯甚至欧洲国家辐射。通过参与哈“南方”经济特区的建设,达到创建境外经济合作区、实现转移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目的。这样既帮助哈发展纺织业,又可避开西方国家对我纺织品贸易的限制,同时也有利于我纺织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