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分析及贸易摩擦预测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2006年中国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 2006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与欧盟、美国和日本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均超过200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预测,2007年中国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在今后若干年中中国仍将是贸易摩擦的一个高发区。中国出口仍将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发生在中国传统优势行业如彩电、服装、鞋帽等行业的贸易摩擦,仍将在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长期看将呈现下降趋势。 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产品将会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中的新热点。发达国家对涉及这些行业的贸易争端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的手段,以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涉及中国的贸易争端发生在第三国的可能性将会加大。一方面,在传统优势领域,中国可能面对其他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从而引起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在中国的新兴优势领域,中国会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开展竞争。 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将可能加剧。捷克、土耳其、乌克兰、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同样以制造业为主,因此与中国在经济结构上缺少互补性,其国内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容易受到中国产品的冲击。 面对贸易摩擦,中国应该对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有足够认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应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尽快完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健全中国的法律防范体系;努力转变经济结构,变外向型经济为内需和外需并重的经济模式,将扩大内需作为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战略;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大量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