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中赞合资纺织公司寻求突围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7-1-19 10:02:20  

位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以北140公里的中央省卡布韦市有一家赞比亚最大的纺织企业,这便是由中国和赞比亚合资经营的穆隆古希纺织厂(以下简称“穆纺公司”)。1月2日,2007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公司管理层宣布:从即日起到3月底,公司暂停生产三个月,700名员工被安排不带薪休假,公司只留300名工人维持销售及设备管理等工作。 停产引发风波 穆纺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公司遇到了财务困难,无法继续生产,也无力支付工人的工资。公司将利用停产的这段时间进行整顿,并寻求资金支持。 考虑到停工停产将会给员工的生活带来困难,公司表示,被临时解散的700名工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到25公斤的玉米面(白玉米是当地主食);工人如果愿意,可以领取公司自产的纺织品,冲抵拖欠工资;工人如有家属去世,公司将继续根据当地习俗,发放安葬费。 这一停工决定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被临时解散的工人当天便组织数百人来到中央省常务秘书的办公室,向政府表达不满与抗议,要求政府出面,替他们索要公司之前拖欠他们的工资。虽然停工停产的事情在赞比亚时有发生,但此次停工事件发生在赞最大的纺织企业,涉及人员相对较多,因此引起赞比亚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央省官员一方面安抚被解散工人,呼吁他们克制、冷静,避免与公司管理层发生暴力冲突,一方面召见穆纺公司管理人员以及工会领导人,商量解决办法。 为避免事态扩大,穆纺公司同意支付给临时下岗工人每人每月14万克瓦查(约35美元),并表示将出售公司的部分固定资产,所筹款项将用于支付拖欠工人的工资。 劳资纠纷历来是穆纺面临的—个难题。2006年就曾发生过工人因要求涨薪未果而发动罢工的事件。中国驻赞比亚使馆曾数次出面帮助企业解决劳资纠纷问题,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积重难返,导致目前企业生产难以为继的局面。 曾经广享盛誉 穆纺公司前身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在南部非洲较大的经援项目。当时,中国政府向赞方提供无息贷款1117万英镑,并从国内派出纺织行业技术专家进行指导,于1983年建成投产。1994年,中方专家撤出,工厂交给赞比亚方面自行管理。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企业很快陷入停产关闭状态。 1995年7月,应赞方要求,中国政府同意用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来重新救活企业。中方将建厂时提供的1117万英镑和150万美元的大修费作为对穆纺公司的投资,占合资企业66%的股份,赞方持有34%的股份。同时,中国政府还向合资企业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优惠贷款。 1997年1月,青岛纺织总公司派遣专家抵达赞比亚,在短时间内使企业重新开工生产。1997年6月,新公司的主要生产指标就达到或超过原公司的历史最好水平。此后,企业的运转开始走向正轨,从一个单一的纺织印染企业,逐渐发展成集棉花种植、棉花加工、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一条龙的综合型企业,销售网络遍布赞比亚和周边国家,最多曾雇用当地员工2000人,规模在南部非洲地区屈指可数。公司还先后投资建成了两个轧花厂和一个食用棉籽油加工厂,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社会效益。 困境原因复杂 为什么这样一个曾经在当地及南部非洲地区享有盛誉的大型纺织企业会走到今天这样一个步履维艰的境地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穆纺公司现任总经理车明。 车经理分析认为,企业主所以陷入目前的困境,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企业从1997年重新开工至今已有10年,尽管拓展了产品链,但产品结构变化不大,仍以印染非洲花布为主,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其次,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滞销。2006年初,一家名为非洲纺织公司的私营纺织企业投产,凭借其灵活的销售手段,挤占了穆纺公司的市场份额。此外,从2005年底开始,赞比亚货币大幅升值,导致周边国家的纺织产品大量涌入赞比亚。加上走私猖獗,给穆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再次,煤炭等原料供应不足。赞比亚仅有1家上规模的煤矿企业,穆纺公司生产用煤基本依赖这家煤矿。由于煤矿产煤量急剧下降,从2005年的3万吨跌至2006年的6000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 最后,工人工资上调增加了企业成本。赞比亚政府于2006年6月调高了当地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新标准规定,工人的最低基本工资不得低于26.8万克瓦查,加上其它各种补助,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工人的月薪接近50万克瓦查,按当前的汇率,约合125美元。而工资调整之前,公司付给普通工人的月薪仅为12万克瓦查。最低工资的上调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但当地工人的效率却只有中国国内纺织工人的1/3。 目前,赞比亚政府部门和部分客户尚拖欠穆纺公司约64万美元货款没有支付,车明呼吁这些合作伙伴尽快还清欠款,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他同时表示,公司将利用三个月的停产时间,制定新的开工计划,并努力寻求资金支持。他认为,公司如要维持长远发展,必须进行改革,这是企业目前唯一的出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