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大势所趋:国际油价回归低位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7-1-18 10:21:12  

国际油价在攀至历史高点后,正加速向低位回归。目前,这种回归趋势已经形成。1月16日,纽约市场油价再创19个月来新低,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1.21美元,比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了16%以上。与去年7月14日创下的每桶77.03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相比,纽约市场油价已下跌了33.5%。 油价从“逼空”到快速下跌 上海期货交易所石油经济专家张宏民博士分析说,2006年国际油价运行的明显特征是,市场从当年4月中旬开始启动“逼空”行情,一路突破每桶70美元、75美元的价格关口。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高位盘整了两个多月。接着,9月份后的20多天时间里,快速下跌到每桶60美元。 张宏民分析,综观国际原油价格2006年行情,有三个关键点: 一是“山”字型左侧的次高位,出现在2006年1月份。当时,中东和非洲主产油国等地区争端和冲突不断,促使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在1月23日最高触及每桶69.13美元的高位。随后,2月份由于美国原油和主要油品库存上升,供给充足,使市场供给中断的忧虑得到缓解。原油期价回落了逾10美元,最低触及57.60美元低点,形成“山”字型走势完整的左侧。 二是2006年7月14日油价达到顶峰,形成“山”字型走势的中间高点。上海中期石油期货分析师吴君介绍说:“当时,人们认为油价可能开始回调,结果7月14日黎以战争的炮火再次将油价上推到历史新高。”。 三是2006年10月以来的行情走势,从高点滑落直至年度低点,再逐步拉升,以完成“山”字型走势的右侧而顺利收局。据广州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石油市场分析师周一兵介绍,“进入10月份,由于需求减弱,库存充裕,而地缘政治关系趋于缓和,油价震荡下跌,2006年11月16日跌破56美元,11月17日达到54.86美元的年度低点,跌破了60美元这个被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称为可接受的支持位。目前向每桶50美元逼近。现在还不能确定油价是否走稳”。 五大因素合力打压油价 回顾2006年至今的油价走势可以发现,相比气势如虹的上涨,酣畅淋漓的下跌更令人吃惊。 油价在2006年从“大牛市”转头回落的动因,据广东油气商会资深分析师张连碧介绍,目前国际上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是全球原油供需大致平衡,供略高于求。国际能源署每月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全球原油供需一直处于“大致平衡,供略高于求”的状态。美国能源署对全球原油供需的评估数据也大致反应了这种状态。因此,从全球原油供需相对平衡的角度看,并不支持接近80美元/桶的高油价。 二是美国暂停增加原油战备储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人为地增加原油战略储备,相当于人为地增加原油需求,增加原油需求泡沫。在美国暂停增加原油储备后,挤去了需求虚增部分,使全球原油需求回复到正常的水平。原油的需求减少,必将导致油价下跌。 三是飓风对美国原油市场的冲击远低于市场预期。2006年飓风对美国石油生产所造成的影响远低于2005年,不但没有出现像“卡特里娜”那样破坏性严重的飓风,连对墨西哥湾石油生产平台造成影响的飓风都没有出现。 四是美国中期选举的影响。在美国,油价影响选民投票倾向,高油价导致的普通民众的怨言肯定不利于选举,布什政府为了共和党的政治前途,也不得不考虑油价的问题。 五是伊拉克原油产量缓慢回升。据统计,2006年1-8月,伊拉克原油产量虽回升稍显缓慢,但原油总产量仍创新高。这也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国际油价。 油价加速向低位回归 专家指出,当前油价与1986年至2002年间油价在15-25美元之间波动完全不同。综合影响原油价格的基本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考虑,短期内国际油价正加速走在“向低油价回归”的路上。 张连碧进一步分析指出,油价可能继续回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 首先,美国似已开始重拾低油价政策。白宫选择高油价政策,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但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低油价显然更符合美国的经济利益。此外,专家认为,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对石油收入的依赖日益加深,也为美国利用低油价政策抑制三国的经济提供了机会。从近期美国政府的表现看,低油价政策似乎已开始实施。 其次,全球原油储量大幅增长。有专家预测,分布在全球的石油储量大约在3万亿桶到4万多亿桶,如果全球每年原油的消费量从目前每天8500万桶消费水平上增加2%,原油供应至少也能持续到2070年。 第三,全球剩余产能持续增长,原油需求大致持稳。高油价给全球原油勘探业注入了大量的资金。据国际原油机构2006年7月份发布的月度报告预测,到2011年全球的富余产能将达到400万桶到600万桶,其中欧佩克将增加340万桶。 第四,替代能源的出现和大量采用。高油价推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据欧盟能源白皮书披露,到2010年,欧盟12%的发电量将来源于替代能源。日本则规划到2030年把风能、太阳能、生物和地热发电等新能源的占比上升到20%,将石油依赖率从目前的50%减少到40%或者更低。替代能源的出现和大量使用将直接减少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并导致价格下滑。 不过,几位专家都认为,尽管油价走上了下滑通道,但随时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由于很多石油都产自动荡地区,因此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张连碧认为,从一个较短的时间周期来看,油价将在40美元至70美元的区间内波动。到2008年,油价将在最低价格水平至50美元之间波动,油价重回60美元以上的机会相对较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