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提高国产纺机技术水平成当务之急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7-2-9 9:41:07  

2007年对于棉纺行业来说,确实不是轻松的一年,新年伊始,国家出台的几项政策预示着行业要在更加严峻的环境中奋力前行。新滑准税政策实施不久,就要开始执行新修订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对于此次修订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虽然很多人给予了肯定,但棉纺行业的专家认为,为了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对国内不能制造或不能满足需求的设备应鼓励进口,给予免税优惠。 新税政:意见不一 据了解,此次新增加的192个条目,主要是那些国内已具备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已能满足要求的设备,以及部分市场容量较大,国内有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制造能力的设备。记者查看了这些条目,发现和棉纺相关的设备有:棉纺清梳联合机(单机产量≤120kg/h)、棉纺并条机(所有规格)、棉纺精梳机(生产速度≤350钳次/min)、棉纺粗纱机(所有规格)、清梳联棉箱(单机产量≤100kg/h)、棉纺环锭细纱机(所有规格)、自动络筒机(卷绕速度≤2000m/min)等等。 财政部的公告发出后,人们对此意见不一。虽然很多人从全局出发,肯定了新税政对发展国产机械装备的促进作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但纺织企业的一些人则认为,目前一些国产设备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还得依靠国外进口,因此,国家对这部分设备的进口还是应该给予免税,否则将不利于中国纺织品竞争力的提高,也是对落后技术的保护。 棉纺:技术升级迫在眉睫 人们常说,棉纺行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基础性行业,棉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我国整个纺织工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的核心思想,棉纺行业也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为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这些宏观的政策导向对行业的长远发展自然有着积极的作用,实际上,从企业自身提升竞争力的角度来说,技术升级也是一件很迫切的事。 不少企业向记者反映,如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竞相压价,生产低支纱等普通产品已赚不到钱,有能力的企业已开始提升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此外,由于利润的薄化、生产成本的提高,企业不得不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入手,来保持竞争优势。一位业内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曾这样告诉记者:“现在,能源、原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而且还存在用工难的问题,我必须购买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来降低劳动成本,否则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 面对行业的这种需求,我国设备生产厂家又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纺机:差距不容回避 在每届中国国际纺机展上,我们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纺机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年行业的统计数据也令人振奋,一些设备不但已基本满足国内生产需求,而且对外出口逐年增长。 据相关资料显示,国产悬锭粗纱机通过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在国家“七五”攻关和实施可靠性试验研究工作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在技术已趋于成熟,销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并条机在国内已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技术水平可谓是与国际同步,越来越多地被国内棉纺企业采用。棉纺设备中长车和带有集聚环锭纺的细纱机也基本实现国产化,国产清梳联成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左右。 这些国产设备由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不但为我国节约了大量的外汇,而且为纺织企业降低设备成本、赢得效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能让我们乐观到忽视与国外的差距。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介绍:目前,我们的产品档次不低,什么档次的都能生产,但技术装备整体上比国际水平低,上世纪80年代的机械装备还占50%。精梳机、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气流纺、喷气织机主要依靠进口,紧密纺设备国内生产的质和量上不能满足需求。 而去年的一份统计资料也显示了国内纺织企业对这些国外先进设备的强劲需求:2006年1~8月,我国进口精梳机654台,同比增长113.03%;进口气流纺纱机96台,同比增长74.55%;进口自动络筒机进口1180台,同比增长17.53%。 实际上,近几年,国外进口设备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国产纺机在技术上取得的进步已为纺织企业所认可。企业作为利润的追逐者,谁的性价比高当然就会用谁的产品,国产并条机、粗纱机的销量就是一个例证。而如果国产设备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即便用关税也保护不了它们的市场,寻找出差距、提升自己的水平才是真正的出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