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棉花“癌症”黄萎病研究取得突破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发布时间:2007-2-7 13:49:11  

在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得到控制今天,黄萎病已成为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障碍因素。从海岛棉中分离克隆抗黄萎病基因,然后转到陆地棉,培育抗病丰产品种,是解决棉花抗黄萎病的有效途径。   黄萎病是棉花的最重要病害之一,有棉花的“癌症”之称,1935年传入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枯萎病得到控制后,黄萎病上升为棉花第一大病害,1993年全国大面积发生,此后连续多年严重发生,目前发病面积达到全国棉田面积的一半以上。黄萎病属于土传、维管束病害,化学防治难以奏效,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尚无高抗黄萎病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证明,在三大栽培棉种(陆地棉、亚洲棉及海岛棉)中,仅有海岛棉高抗黄萎病,海岛棉中应具有抗黄萎病基因,但利用普通杂交育种手段难以获得高抗黄萎病又高产的品种。  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齐俊生博士课题组,经过10年艰苦努力,从海岛棉中分离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黄萎病基因At7,通过转基因研究,培育出了高抗黄萎病的株系。2006年将转基因第3代单株,在超强接种病圃(100×107)育苗后带病土移栽至田间,种植株行。据发病高峰期调查,感病对照(CK)发病率达到99.10%,病指81.98,高抗株系与对照(CK)相比,差异达11倍之多:转基因株行中有16个株行达到抗黄萎病水平,发病率变化在22.58%-55.81%之间,病指在7.26-19.08之间,其中1个株系达到高抗水平,病株率22.58%,病指7.26;同时抗及高抗黄萎病的株行表现出结铃性好、铃大等丰产特性。2006年8月26日,国家农业部、中国棉花研究所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考察,认为该项研究在攻克棉花“癌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