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纺纱的特性及热点产品
喷气纺纱是一种独特的新型纺纱方法,是当今纺纱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具有速度快、产量高、成纱毛羽少等优点。我国自1985年首次引进喷气纺纱机,距今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但是受下游产品应用的限制,我国喷气纺前些年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只是近几年来,在喷气纺针织品需求不断加大的拉动下,我国喷气纺才逐渐发展起来,尤其在今年,产品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
一、喷气纺纱原理及特性
1.喷气纺纱原理
喷气纱(也称MJS纱)的成纱机理是利用两级喷嘴的高速旋转气流场对纤维集合体的外缘纤维进行吹捻,使其对内层纤维产生包覆而形成喷气纺纱线。
喷气纱是复合性结构,即一部分是基本平行无捻的芯纱,另一部分是包缠在芯纱外缘的包缠纤维,外缘纤维有一定数量的“Z”向捻度,包缠纤维对芯纱产生向心力,使纤维间的抱合力大大加强,从而聚合成喷气包缠纱,因此喷气纱的结构与环锭纱是截然不同的。
2.喷气纺纱的特性
喷气纱的成纱机理和结构,决定了它与普通环锭纱具有不同的成纱特性,有厂通过对T65/JC35喷气纺和环锭纺混纺纱试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喷气纱强力比相应环锭纱低(一般低10%左右,纯棉纱低的更多),但强力不匀率则大大优于环锭纱。
·喷气纱条干不匀率比相应环锭纱低,细节和棉结有时还不如环锭纱好,但粗节及纱疵优于环锭纱。
·喷气纱的毛羽比环锭纱大幅减少,3mm以上毛羽比环锭纱少80%~90%,所以喷气纱的抗起球性能特别优越。但值得注意的现象是0.2mm左右毛羽(即短毛羽),喷气纱特别多,近乎多40%。
·同等线密度,喷气纱的实际直径要比环锭纱粗约4%~5%,说明喷气纱较蓬松。
另外,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无高速回转机件,纺纱速度可达120—300米/分,每头(每台72头)产量相当于每锭环纺的10—15倍。它千锭用工,占地面积,车间含尘量和噪声等指标也都比环锭纺优越许多。并且喷气纺纱是由条子喂入,经双皮圈罗拉牵伸,通过双喷嘴加捻器,直接绕成筒纱,可省去粗纱和络筒两道工序,所以喷气纺具有工艺流程短、节约成本的优点。
二、喷气纺纱的应用及热点产品
美国是开发喷气纺产品较多的国家,由于喷气纺速度快、产量高、用工少,成为美国纺织业优先发展的项目。据说美国50%的床上用品使用的是喷气纱,另外还大量用于针织服装和各种装饰布等。
我国也早在1985年由江苏丹阳棉纺厂首次引进了10台日本村田MJS-801喷气纺设备,后来其它厂家虽又陆续引进一些,但是由于当时下游喷气纺产品应用较少,加上引进设备价格昂贵,每台(连配套空压机)要28万美元,所以这些因素制约了喷气纺的发展速度。而近几年来,喷气纺产品的优越性慢慢被消费者所认同,因而在下游产品的带动下,我国喷气纺才逐渐发展起来。据东华大学郁崇文教授介绍,我国目前有喷气纺300多台,计20000多头,分布在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江苏、河南、湖北和山东等地。
然而,在喷气纺纱生产应用实践当中,人们认识到,喷气纺在纯棉纺纱时,生产效率低、纱线强力达不到要求,下游织造困难。所以得出结论,喷气纺不适合纺制纯棉产品,它只在生产化纤/棉混纺纱和纯化纤纱时,才能发挥产品的优良特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国内厂家利用喷气纺设备开发出了品种繁多的新型纱线。如天丝、Modal、竹纤维、圣麻、粘胶、大豆纤维、细旦晴纶、Coolplus等化纤纯纺纱;涤/棉、锦/棉、Modal/棉、竹纤维/棉、圣麻/棉、粘/棉、豆/棉等混纺纱;棉(涤)、棉(锦)、粘(涤)、天丝(涤)、阻燃睛氯纶(玻璃丝)等包芯纱。具体如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