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世界印染助剂发展新趋势(一)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4-14 9:24:14  

1 市场现状 纺织印染助剂对提高纺织品的附加价值和升级换代至关重要,它们能使纺织品更具时代性,更加功能化,更加高档化,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纺织助剂的市场不断扩大,美国的Freedonia集团公司(一家工业市场研究公司)的市场调查报道2003年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包括化学整理在内)的市场已超过160亿美元,2004年达到170亿美元,差不多是世界染料市场的一倍。由于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纺织工业发展的差异,它们的纺织印染助剂市场是不同的,例如东南亚地区近年对纺织助剂的需求量随着美国和西欧等国家的纺织工业不断地向其转移,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达到4.1%,到2005年的市场将达到102万吨左右;而北美在同一时期的年均增长率约1.7%,到2005年的市场需求量约44万吨;西欧在同一时期的年均增长率不到1.3%,到2005年的市场需求量在37万吨左右;日本在同一时期的年增长率仅0.4%,到2005年的市场需求量不到10万吨,可见东南亚地区的纺织助剂市场已超过北美、西欧和日本之和,列世界第一。另外,世界各地区和国家需要纺织助剂的结构也很不同,欧洲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大致为纤维与纺丝用助剂占9%、织造与针织用助剂占5%;前处理剂占7%、染色助剂占19%、印花助剂占10%、后整理剂占39%和通用助剂占11%。鉴于世界纺织助剂市场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制造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世界纺织印染助剂的产量超过了310万吨,共有近100个门类、1.5万个品种,年消耗量在270-280万吨,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的纺织印染助剂产量与纤维量之比为15:100,世界平均水平接近7:100。 2 发展动向 近年西欧和日本的纺织助剂行业为了在世界纺织助剂领域获取更大的利润,不断地改变经营策略,制订或修订纺织助剂的发展策略,反映了当今世界纺织助剂工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点: 2.1 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界市场上依旧占据支配地位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型纺织助剂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西欧和日本,重要的供应商有BASF、Lanxess、Clariant、Ciba、Henkel(Cognis)、NovoNordisk、Gocdrick、Bohme.‥Soko、Rotta、Zschimmer& Schwarz、Dr.Petry、Wacker、松本、竹本等,他们在纺织助剂市场上与第三世界的生产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但为了追求纺织助剂领域更大的利润,西欧的一些公司采取了不同于纺织染料组织结构改革的方式来进行变革,他们把纺织助剂业务控制在自己手里或者单独列出成立公司加强发展力度,例如Ciba公司和Sandoz公司的化学品部门在1995年下半年合并建立了Novartis公司,到1996年四季度包括纺织助剂在内的专用化学品部门又从该公司中分离出来建立了Ciba SpecialtyChemicals公司,1998年四季度为了加强发展力度再把纤维用助剂和织物后整理部门与纤维用染料和颜料部门分开,并为消费管理部单独发展;又如Bayer、Hoechst和BASF等三家公司虽然在2000年10月把染料和颜料(用于纺织品)的部门合并建立了新的DyStar公司,但他们的纺织助剂业务仍控制在各自手中,为了增强对纺织助剂的市场控制权和竞争力,最近DyStar公司购买了德国的Rotta集团,包括其在巴西、中国、法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等的子公司,这样DyStar公司能为用户提供包括前处理剂、染色助剂、树脂整理剂、涂层剂、羊毛处理剂、衣服整理剂、皮革整理剂和造纸化学品等在内的一整套助剂,2004年Bayer公司也把专用化学品部门分开,建立了Lanxess公司宋加强纺织助剂的经营力量等,可以说西欧的纺织助剂在当今世界纺织助剂市场上依旧占据着支配地位,尽管近年世界纺织产业不断地从传统的生产中心美国和西欧等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东南亚地区纺织助剂的需求量已名列世界第一,但西欧和日本的纺织助剂由于品种多、质量好、服务周到等因素,它们在东南亚纺织助剂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并且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另外,西欧和日本等纺织助剂行业也采取了全球化发展的策略,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建立独资企业或控股公司,例如Lanxess公司在2005年初和华界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就纺织助剂的生产达成协议,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学品并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欧洲化学公司在2005年初与台湾永光化学公司合资在我国苏州建立三义(G.E.)化学制品公司,生产染整用助剂;ICI公司和EasternColour公司合资建立ICIPakistan and Eastem Colourand Chemical Company,按照美国和欧洲的指标生产纺织助剂等。 2.2 设置“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纺织助剂作为纺织化学品领域的一类重要化学品与纺织染料一样随着国际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配额的取消,市场上对其设置的“技术和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强、速度正在进一步加快,这些“壁垒”对纺织助剂所涉及的禁用和限制使用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数量之大、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最严厉的“壁垒”有两个;一个是欧盟在2002年5月15日于其“官方公报”上公布欧共体判定纺织品生态标签的新标准,规定禁用和限制使用17类纺织助剂,它们主要包括禁止使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线性烷基苯磺酸盐、双[氢化(动物)脂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硬脂酰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硬(动物)脂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乙二胺四乙酸、二烯三胺五乙酸等七、种表面活性剂和由它们组成的制剂,不能使用生物降解性或处理率或回收率低于95%的纱线和纤维的上浆剂、洗涤剂、织物柔软剂与络合剂,不能使用生物降解性或处理率或回收率低于90%的纺丝添加剂和用于初级纺丝的油剂,不允许使用阻燃剂和整理剂,不能使用甲醛含量超标的纺织助剂和可萃取重金属量超标的纺织助剂等。在这些禁用和限制使用的纺织助剂中不少都是第一次提出,而且非常注重纺织助刘的生物降解性。该新标准要求之高,被纺织界称为是迄今为止最严格的纺织品生态标准;另一个是欧盟在2003年3月17日公布的修改后的《未来化学品政策》白皮书,又称REACH法规,它已在2004年1月21日通过WTO秘书处发出了通报,预计2005年底以前批准,2006年将生效实施,该法规是一个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制度,将取代欧盟现有的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其重点之一是染料、颜料、助剂以及下游产品-纺织品服装等,它将较大地增加纺织化学品及纺织品的出口成本,将大大提高新纺织化学品及新纺织品的创制成本,并且该法规引起的链锁反应或“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导致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我国纺织化学品和纺织品等的出口和发展,据欧洲报道此法规对欧洲纺织印染行业的冲击指数可达到70%,可供有效选择的纺织化学品将大大减少,可以说这个法规涵盖产品范围之广、涉及产品数量之多、产品检测费用之高是迄今“技术和贸易壁垒”中绝无仅有的。初步估算,一旦该法规生效实施,对我国纺织化学品和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影响不会低于数拾亿美元,影响是很大的。欧美等国除了加强设置各种“壁垒”并以保护人类与环境为由推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我国的纺织化学品和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形成一个严峻的挑战而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际贸易摩擦的一大特点外,自2004年以来为了应付由于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带来的新的竞争、维护所谓的国内市场秩序和纺织就业,欧美等国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又设置了一轮又一轮新的限制措施即设限,包含利用针对我国的纺织品“特保”规定设限、运用反倾销手段设限、提高进口关税设限、设置新贸壁垒设限、把配额的市场保护作用转向保护海外投资者,打击侵权和假冒行为等内容,第一轮设限主要发生在2004年3月到2005年3月,从2005年4月起又开始了第二轮设限,其特征是美国和欧盟同时对我国设限即美国启动“特保”调查、欧盟出台“特限”措施行动指南等,它们都对我国的纺织化学品出口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3 新纺织助剂的开发放到显著的地位 为了适应国际纺织市场形势的需要,各国纺织助剂制造企业都把新纺织助剂的研究和开发放到显著的位置,进入新世纪以来平均每年开发的新纺织助剂在1600个左右,例如2004年开发的新纺织助剂就有1856个,其中纤维和纱线用助剂48个(占2.6%)、纺丝用助剂112个(占6.0%)、织造和针织用助剂98个(占5.3%)、前处理剂220个(占11.9%)、印染助剂644个(占34.7%)、后整理剂734个(占39.5%),显然新助剂开发的重点是后整理剂和印染助剂,两者占到四分之三;若按纺织助剂的种类来排列,开发最多的品种是柔软剂(158个),依次是涂层剂(包括织物涂料、上胶、涂层等计96个)、纺丝油剂(92个)、增稠剂(包括粘度调节剂等计73个)、阻燃剂(61个)、荧光增白剂(60个)、固色剂(包括染色后处理剂等计57个)、净洗剂(包括洗涤助剂等计53个)、漂白和前处理剂(50个)、纤维与纱线用润滑剂(48个),其中约80%的品种是复配制成的助剂,集中在“三高”新型纺织助剂的开发上,即高环境和生态保护性能的助剂,也称环保型助剂或绿色助剂,它们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不含磷和有害有机溶剂;高级专用助剂,能适应新纺织纤维和新染整技术的需要;高功能助剂,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质量、性能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